close

unnamed  

[交換日記9/22]

「人們為了活著,聚集於城市;為了活得更好,而居留於城市」–Aristotle

 

我們總是對於城市有過多的期待與妄想,甚至拋開原本有的一切,嘗試融入,並與之共存。

憂鬱星期一,上海的秋天似乎也想配合這樣的情緒,一整天都是陰涼又濕雨的天氣。

當我疲憊著等著買午餐之時,好巧不巧就被當地女學生的雨傘尖角戳到。

她立馬意識到好像勾著東西了,於是驚慌的轉頭看著我,我期待她說出一句對不起,卻發現她只是瞅了瞅我的臉色,

然後就轉回她的頭,繼續跟她的同伴聊天。

我沒生氣,或許因疲憊到不想浪費心力在憤怒上,又或許我漸漸理解這裡的風俗民情不講究「禮貌」。

 

 恰巧剛好看到韓寒在微博上一篇遊臺灣的心得文章:「我失落在我們的前輩們摧毀了文化,也摧毀了那些傳統的美德,摧毀人與人之間的信任,摧毀了信仰與共識,卻沒有建立起一個美麗新世界…」,即便我們都是從同一個文化脈絡下生長,但是種種的外在因素下,還是造就了極然不同的文化面貌。這時你會突然體悟到,曾經得理所當然,已不能視為當然。

 

老實說,就算聽了那些冗長的歷史故事,或是看遍宏偉的高樓大廈,我還是不大瞭解這城市的本質魅力。在追求經濟開發的政策下,我感覺到上海也逐漸喪失某部分原該有的文化。

 

不過我本就只是個素昧平生的外來人,了解一個城市的全貌本就需要時間。可是我還是期待著,期待著除了東方明珠塔,也能從那些名不經傳的小巷中,偶然嗅到真實的上海味。 

最後,附上韓寒文末說的: 「我們(中國)所擁有的他們(台灣)都擁有過,我們所炫耀的他們的納稅人不會答應,我們所失去的他們都留下,我們缺少的,才是最能讓人感到自豪的。」

 希望在未來離開上海的某一天,我可以找尋到一絲絲缺少的那部分。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Pei-shan 的頭像
Pei-shan

姍姍來遲

Pei-sh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